1
网上看过一个段子——
南京人为什么吃鸭不吃鸡?因为鸡在没出生之前就被吃了。
作为六合来的金陵特产,活珠子虽然不如鸭血粉丝、盐水鸭名气大,但对于老南京人而言,活珠子简直就是美食信仰。
“没吃过活珠子,不算到过南京。”“想要和南京人交朋友,首先你得会吃活珠子。”

生活在南京近十年,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敢尝试过活珠子。在某些场合,不吃活珠子总显得格格不入。为了不再当地域拖油瓶,我决定在味蕾上真正融入这座城市。
寻一个野摊,夜色掩饰下,连huai两个半鸡半蛋、一个全鸡,我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:
这玩意和螺蛳粉一样,只有0次和无数次。
2
活珠子,乍听之下还以为是寺庙里活佛开过光的手串。
其实它就是没有孵化出小鸡的鸡蛋,表面看起来和普通的鸡蛋并没有什么区别。

要拿捏活珠子的成功精髓,全靠时间、温度和照蛋器。
受精蛋在37度的炕房孵化,11天之后南京人追求的鲜味才能出来 。
此时的鸡蛋已经发育形成小鸡胚胎,用照蛋器照,能够看到清晰的红色血管,里面的胚胎还会动,形似一颗活动的珍珠。“活珠子”恰如其分。

12天的活珠子
12天有的活珠子,讲究的是鲜和嫩。选鸡蛋大的那头敲破,随即吮吸破壳后的那一口鲜汁。
正在发育的胚胎极为娇嫩,质感如同果冻。稍稍一吸,直接顺着唇齿滑入喉中。极致的嫩极致的鲜,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悸动。
孵至第15天,鸡蛋里面黑色部分变多,能看出头、羽毛、脚的印痕,整只小鸡的形态逐渐清晰。

15天的活珠子
敲开蛋壳先把汁水嘬了,汤汁虽不如12天的鲜美,但吃起来肉味存在感更强。
等到17天到21天,鸡胚胎长成了全鸡。我没有尝试过,但身边有个潘西小姐妹最喜欢吃全鸡。
“剥开蛋壳毛融融的,嘴一嘬,吮吸蛋壳里边的汁,鲜极了。再沾上椒盐吃小鸡,爽”

最不可思议的是:网上说活珠子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鸡蛋,民间流传还有治疗偏头痛的功效。
活珠子在网上一直伴有争议,灵魂一问“会不会过于残忍”?这时候南京朋友会翻你一个大白眼:“早晚都要被吃”。
吃完你便不会对鸡产生过度的同情。只想脱口而出“鸡,你太美”!
3
南京人吃活珠子都是从小培养的。
很多南京人小时候练就了挑蛋的好手艺,能够根据蛋在锅里沉浮深浅的不同,能够熟稔地挑出“半鸡半蛋”和“全鸡”。
卖活珠子的路边摊,一般一个炉子,一口大锅,白水煮。也有老板再带上一个炉子,放个煎锅,把裂了的蛋剥出来,放油稍微煎炸一下。

图?网络
饮食男女围坐在小煤炉旁,摸出一个活珠子,蘸点小碟子上的椒盐就开干。
吃完之后,向老板伸出沾着鸡毛的手,只消一个眼神,老板就淡定而从容地用一个装满自来水的大号可乐瓶。
这是南京吃货的仪式感。

图?网络
活珠子也不属于任何一餐的序列,三餐皆可食,什么都能搭配,百无禁忌。
纪录片《奇食记》有一个神奇的食物搭配——南京活珠子配威士忌,南京版真·土味米其林。
南京土著徐路发现活珠子佐餐威士忌,混搭之后发现口感奇妙,飘飘欲仙,我只能说会吃

会吃的老南京,会直接从六合的炕房拿最新鲜的活珠子回家煮。
南京市内也有一家自带炕房的店——吉品活珠子。去店里直接说要多少天的,老板会用照蛋器一一查看是否鲜活。2元/一个,也可以买孵出的小鸡。
4
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。美食世界的参差同样适用于这句话。
北京豆汁,云贵折耳根,连云港豆丹……都是令本地人甘之如饴,外地人胆寒的小吃。
吃活珠子是考验心理素质的。蛋壳里的小鸡已经成型,能看到毛发、囊胚,也能咬到骨头。
所以并非谁都能接受从舌尖直通天灵盖的震颤,比如鲁莽的外地朋友。

#某美食博主挑战吃活珠子yue了十次#评论区上万条评论:“第一次尝试,瞬间变喷射战士,直接ptsd了。”
活珠子是一道反美食的食品,品尝它的时候还需要有一番心理建设。
有人一吃一发不可收拾,有人也不打算再试一次。
5
以前南京卖活珠子的摊子遍地都是,现在真的很难寻觅到了。活珠子吃的是情怀是记忆,是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小摊子。
现在零星的活珠子小摊一般下午出摊,夜市结束晚上十一点左右收摊。私藏的《南京活珠子地图》分享给你。

图?网络
吉品活珠子、老门东刘妈旺鸡蛋、三山街地铁站出口、长乐路三七八巷、南湖13路底站、乐业村附近、三牌楼和会街、1912对面、三江学院门口、能仁里菜市场,甚至后备箱市集里也有活珠子售卖。(南京新视界)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公众号:李佰秒 微信:3219087951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ljqsb.cn/75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