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早起来,就见张老师在宰鸡。问有什么可帮忙的,和姐说不用,都准备得差不多了。
喜欢来张老师家过年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可以吃到原汁原味的纯天然美味。
这里过年吃的鸡豚,都是自家养的,家畜吃的食物也是纯天然。我见大门口放个铁桶,里面是苦菜帮子和早餐吃剩的开花馒头及剩菜,不用问,一定是喂猪的。
第一次在茨中吃过鸡后,就再也忘不了。茨中的鸡,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。

主厨张老师
厨房里飘着油香。张老师说他喜欢做菜,果然热爱生活的人都是大厨。
操作台上是凉菜,黄瓜片卷成一朵朵花,如一碟青青春色。张老师笑说,媛媛弄的,好看不实用。
“怎么会呢,色味俱佳才对嘛。”我笑道。
水池边有洗好的鲜百合,云南的鲜百合的瓣比深圳卖的圆,可能品种不一样。

云南鲜百合
张老师在炸鸡脚,他说,孩子们爱吃他做的鸡脚。
但凡没肉需要啃的食物,小孩子一般不太爱吃。孩子都爱吃,那一定好味道,我开始期待起来。

炸鸡脚
年饭三点多开吃,几个人走马灯似的穿梭于厨房客厅端菜。
凉拌黄瓜、紫皮腰果、清炒百合、油渣炒儿菜、炒腰花、炸鸡脚、炸小鱼、牛干巴、酥肉、白灼虾、香肠、鸡汤……呼啦啦一大桌,摆不下就先放旁边桌上。

上菜了
请奶奶上座,大家依次坐下。和姐与张老师招呼大家快吃。
依依和弟弟已开始啃鸡脚了。刚才只见张老师炸鸡脚,没注意后面工序,这会子看鸡脚颜色,很像广东早茶的豉汁凤爪。尝了一下,嚯,味道也一样,酥软绵滑,入口即脱骨。难怪孩子们爱吃,这就是活脱脱的广式凤爪啊。
鸡脚吃完一盘,又上一盘,又都吃完,简直停不下来。

上鸡汤
张老师开了瓶五粮液,和姐从老屋打了壶葡萄酒,各人爱喝啥倒啥,推杯换盏,把酒言欢。我们学着本地风俗,碰杯时高声道句“扎西德勒”,气氛十分活跃。
奶奶牙口好,桌上菜都能吃,连干巴都吃了几块。
想起前几年回家乡,饭桌上同学说有牙周病,很多菜不能吃,只能吃豆腐。我同情地看着她,这才多大年纪。如今看眼前的奶奶,不禁深深钦佩,但愿我80多岁也能像奶奶这样吃干巴。

自酿葡萄酒
百合清爽香甜,味道倒没什么不同。一盘大虾剥好了壳,全是虾肉。
本来从海滨城市来的人,是吃惯了虾的,然而这样方便,还是忍不住吃了几个。

剥好壳的虾
最喜欢的还是鸡和香肠,每次吃这两样菜,都能想起小时候的过年味道。
喝完鸡汤,为了应景,盛了一小碗饭,当然,有些菜是要配点米饭才会更香。
比如香肠。

自家装的香肠
吃完饭大家坐着聊天。姑妈家女儿来玩,与媛媛姐妹俩说笑。一会儿说要洗脚,便在院里端盆子打热水。
媛媛也喊依依和弟弟赶紧洗脚。我问,怎么这么早要睡觉了吗。
“不是,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,大年夜早点洗脚,来年一年都赶趟儿。”
原来是这样。

姐姐说,吃太饱了想出去走。
又听和姐说,今晚教堂开。我还没在晚上看过茨中教堂,正好顺便看看夜景。
三人跟大家打了声招呼,出去散步了。
街巷到处弥漫着菜香酒香,这是人们一年里最欢乐的时光。

上文推荐:滇行记2022(十九):茨中人家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公众号:李佰秒 微信:3219087951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ljqsb.cn/4424.html